雪天出行,路面湿滑,很容易跌倒摔伤,尤其老年人要格外注意。雪天如何避免摔倒受伤?摔倒后,如何避免因处置不当导致的二次伤害?今天来详细说说。
第一种是比较光滑的台阶或者地面。抛光的大理石表面有薄薄的雪的时候,摩擦系数很低,人走在上面非常滑,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
第二种是由于雪下得比较厚,地面被雪覆盖,看不出地上的沟沟坎坎,很容易让人摔倒。
对很多朋友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可能会觉得不就是摔一跤吗?爬起来拍一拍就好了。但事实上,摔倒非常有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导致非常严重伤害。从临床角度来说,人体有四个部位,常会因为摔倒造成损伤,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致命。
排名第一的是手腕。雪天的时候,医院骨科的急诊接诊最多的往往就是手腕骨折。人在摔倒时,会下意识用手撑地。如果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本身就骨质疏松,摔的时候身体协调能力又不是很好,这样一个时间段他手往下一戳,就很容易发生手腕骨折。手腕骨折轻者需要打石膏固定一段时间,重者需要手术复位。
第二常见的损伤处是肩关节。肩关节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损伤,一种是肩袖撕裂,另一种是肩关节脱位。如果位移、撕裂不是很严重,可以保守治疗,但个别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通过手术来解决。
第三种则是很严重的损伤——股骨颈骨折,是我们在摔倒时侧面(髋关节外侧)着地时有可能会出现的骨折。
有些人管它叫“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为啥说它是“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呢?
首先,它是很多老年人才会发生的骨折。其次,这一个位置骨折之后,会极大程度影响股骨头的血液运输,即使做手术也大概率会出现股骨头坏死,所以很多时候医生会考虑做髋关节置换。
如果患者年龄较大,不适合做髋关节置换手术,那股骨颈骨折就可能会引起患者长期卧床,生活能力受限,还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比如肺炎、尿路感染、血栓、严重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患者易出现生命危险。
最后一种常见摔伤位于臀部,叫尾椎骨折。雪天脚底一滑,人会往后摔倒,摔到的就是俗称“尾巴骨”的尾椎,尾椎摔伤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严重的,趴一段时间养一养就行了;另一种是严重的,比如出现了折弯,需要手术复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摔倒后会想尽快站起来,或者看见其他人摔倒后,想尽快把对方扶起来。要注意的是,摔倒后应先判断摔伤的严重程度。
首先,查看疼痛的剧烈程度。如果伤者疼痛非常剧烈,满头大汗,甚至站不起来,应当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帮助。如果伤者自查后感觉良好,也应注意休息并留意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到医院做针对性的检查。
其次,查看关节周围有无显著的畸形。比如正常的关节是平的,但现在它凸起来了,再比如肘关节等活动畸形,还有一种情况是股骨头头颈的骨折,此处骨折的伤者也许会出现下肢明显缩短和旋转的情况,上述关节周围骨头明显畸形的情况表明伤者大概率出现了脱位和骨折,这时候莫轻易挪动伤者或者让伤者赶快站起来。
总之,骨折和脱位发生的时候,需要第一时间固定伤处,如果在急救搬运的过程中没有固定好,则断端会损伤周围软组织,有时甚至造成神经血管的损伤。
如果粗略判断出现了上面讲述的情况,或者出现了没法自行判断的情况,都应该尽快让专业医务人员到场,在现场进行紧急处理。
相比于“摔伤后怎么办?”避免摔伤显然更重要。那么,怎么样才可以避免摔伤呢?注意这5点:
下雪天,有很多地方都比较湿滑,容易滑倒。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多加小心。尤其是很多路面虽没积雪,但是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这样的一种情况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滑倒。
下雪天出行,一定要放慢速度,每一步都要踩实,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碰到不平的路面,更要放慢步伐。
下雪天的路面很容易结冰,变得很滑,如果鞋子不防滑,人更容易跌倒摔伤,要更换防滑的鞋,另外还需要注意,裤子不可过长,以免踩到裤脚发生跌倒;袜子合脚,不穿滑脚的袜子;鞋带要系紧并且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鞋带跌倒。
雪天出行,要戴手套,穿保暖的衣服,最好还是不要因为天冷的时候把双手插兜。因为摔倒时,双手插在兜里来不及拿出来,会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摔倒是造成65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冬天如果下雪、结冰,则路面湿滑,加上衣物很厚,遮挡望向脚下路面的视线,老年人更容易在冬天摔跤,发生骨折。老年人若发生骨折,长期卧床非常容易造成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