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舒服,穿脱也的确方便,不管是逛街、上班,还是下楼买菜、丢垃圾那都是随便一蹬直接出门的程度。
但就在前不久,一条新闻报道一位女子穿着7cm厚的洞洞鞋下楼,不慎崴脚摔倒,结果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起「洞洞鞋伤人事件」了,看似舒适轻便的洞洞鞋确实暗藏着不少安全风险隐患……
柔软的鞋底在刚穿上时会让人感觉很舒适,但过于柔软会导致足底缺乏支撑,不能给脚提供足够的保护。
这样的鞋,长时间穿着行走,会加重对足弓的负担。越走越累不说,小腿和足部肌肉的受力还不稳定,如果走路姿势稍微放飞一点,或者没留意脚下的地面,就崴了。
特别是这两年,为了穿搭更好看,增高洞洞鞋成为了爆款单品。虽然它显高显瘦,能拉长整个人的比例,但鞋底是弧度明显的半球形,穿上会让踝关节稳定性减弱,增加崴脚风险。
之前,穿洞洞鞋坐扶梯被「咬」的新闻频出,不少网友呼吁:穿洞洞鞋一定别坐扶梯!有些公共场所的扶梯上下口处还会张贴「建议穿洞洞鞋的顾客勿乘坐扶梯」的提醒……
那是因为洞洞鞋普遍鞋头宽大,并且材料厚实,鞋面高,更接近电梯夹层,一个不注意就被电梯「咬」到了,有感觉的时候已经拔不出来了……网上就有不少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惨痛经历。
宽大的鞋头会干扰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让人不知不觉离台阶两侧和扶梯边缘的缝隙这些危险区域更近。
而且,洞洞鞋柔软易折,软质塑料增加了洞洞鞋和电梯的接触面,导致摩擦力较大,有一点点被卷入就很难拔出。
2020 年,长沙三岁男童搭乘手扶电梯时,洞洞鞋被卷入扶梯,左脚大拇指被卡断,最终被送往医院接受了两个小时的手术。
宝宝在6岁之前是足部、腿部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洞洞鞋的前掌太宽大,宝宝找不准着力点,可能会造成足内翻;再加上鞋底太软,无法支撑宝宝的足部和下肢,可能会形成扁平足,也可能会引起长期膝盖内扣,加剧X型腿或者O型腿。
另外,宝宝如果好动,穿洞洞鞋乘坐电梯也更加容易发生危险。同样,也不建议老年人穿着,这大幅度提升了跌倒的风险。
虽然洞洞鞋对皮肤的暴露面积比较大,但由于特殊的材质,导致它并没有普通鞋子透气(这一点阿月深有体会,每次穿洞洞鞋都会觉得闷闷的),再加上夏天脚底容易出汗,上班族在办公的地方又不常走动,长时间穿着很容易得脚气或导致足部感染。
在《赫芬顿邮报》上,哥伊利诺伊骨骼和关节研究所的足病医生梅根·莱希博士说:就算有些洞洞鞋可提供很好的足弓支撑,也不应该长时间穿着。
因为这些鞋子没办法保护好脚后跟,当脚后跟不稳定时,走路时脚趾就容易抓地,因此导致肌腱炎、脚趾畸形恶化、指甲问题、鸡眼和老茧……同样的情况也有几率发生在人字拖或者任何露背的鞋子上。
洞洞鞋的材质大多是用塑料、树脂材料制作的。如果买到了三无产品,很可能是采用劣质塑料制成的,做工工艺处理也比较粗糙,这种洞洞鞋不光穿起来不舒适,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害。
曾有德国新闻媒体报道,德国研究人员在多种不同价位的洞洞鞋中发现大量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香烃,这些物质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另外,部分洞洞鞋中还检出铬、镉、铅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金属,可能有害身体健康。
洞洞鞋虽然舒适方便,但也别焊在脚上一下穿几个月,尽可能的避免当做常规鞋子穿着,才能降低对脚部的伤害。
乘坐自动扶梯时要格外的注意电梯边缘,保持好适当的距离,避免夹脚。有网友支招,在电梯上可以把脚岔开呈八字形站立,或角度倾斜。
雨天最好穿带后跟且无洞眼的鞋子,可防止泥水及潮气进入鞋内,导致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