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快报讯 记者陈杨 实习生邱洁娜 通讯员彭福祥报导 “白饭鱼居然销毁孩子的脚!”日前,广州妈妈网上的一则帖子引起网友重视。所谓“白饭鱼”便是平常我们穿的胶底白布鞋。这种穿了十多年的鞋子怎样就有害了呢?昨日,中山一院恢复科主任黄东锋教授对此阐明:日常走路穿“白饭鱼”没问题,但不主张运动时穿,简单加重扁平足现象。
讲起“白饭鱼”,信任在广州读过中小学的人都记住。从上世纪80年代起,“白饭鱼”就被不少中、小学校要求日常穿戴,防止争相穿名牌,衍生攀比之风。
但是,黄东锋教授介绍,该院在这个暑假对市内两个小学的两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发现7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现象,如足弓下塌,足部骨骼、肌肉、韧带发育不平衡。“这些学生一般会呈现脚痛、脚累等扁平足后遗症,假如这些学生在运动时穿‘白饭鱼’,则会加重这样的一种状况。”
为什么会这样呢?黄东锋教授从白饭鱼的结构具体解说了一番:
1 鞋底比较单薄,足底受力不均,长期穿戴有可能会呈现水泡、厚茧等,并且简单脚底痛;
2 鞋底无维护功用,不避震,在运动时易发生冲击力而拉伤肌肉,乃至损害脊柱;
3鞋垫在足弓位的当地要有必定的承托,最好有吸震功用,能缓冲运动时的冲击力。
上一篇:常穿“白饭鱼”易得扁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