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产品展示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商品成本核算探密

来源:hth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10-04 20:40:15

  一批商品采购回来,商品成本应该是多少?供应商赠送的商品该怎么样定成本价?呆在仓库里的商品,它的成本又会因为什么业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将会回答这些有意思的问题。(注:本文不涉及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核算)

  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销售成本。——来自MBA智库百科

  简单讲就是你采购商品时所花费的金额,比如你购买一部手机花费了2000元,这部手机的成本就是2000元。

  1、成本是商品定价的依据。一件商品卖多少钱,会首先看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成本的高低会决定商品出售价格的高低。一般而言企业对商品的定价会高于商品的成本,确保自身是盈利的且盈利在合理范围以内(1元成本的商品很少定价为1000元售出)。

  2、成本是衡量企业盈利多少的依据。企业的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成本是其中参与计算的一项主要的因素,没有成本,想知道赚了多少钱就太难了。

  3、成本是企业决策的依据。市场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是商品的价值的竞争,而商品成本是商品的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只有成本足够低,企业在价格竞争时才能避免惨烈的亏损情形。

  接下来会涉及很多数学运算哦。先声明下,本文中的成本核算采用移动加权方式来进行核算。

  讲成本如何核算前,需要先普及一下采购返利,它是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返利是企业跟供应商之间通过合同约定的,一段时间内采购额达到一定额度,供应商会返还一定的金额给到企业(比如2020年采购额达到100万,会返还10个点,即10万给企业,这个例子在接下来描述采购返利时会反复用到),企业在核算商品成本时会考虑供应商这部分返利(接刚刚的举例,假设单次采购20万的货,计算企业的商品成本时会扣除可能拿到的返利2万,直接按18万计算企业的商品成本)。虽然这笔钱要等到合同期完成才能拿到,但是对公司的经营而言,优先把这部分钱打进成本,企业的销售人员才能提前享受到低成本的红利,才敢在市场的价格竞争中争一片天地,获得比较好的销量。

  1、现金。供应商会直接将返利打款进企业账户,企业财务进行收款确认即可(接上文采购返利的案例,供应商会直接把10万打款到企业账户,企业要支付100万给供应商)。

  2、减账。返利会直接在企业给供应商的货款中扣除(接上文的案例,企业只需要支付90万给供应商)。

  3、货返。供应商会送一批商品给企业,这部分商品的价值等于供应商需要给企业的返利(接上文的案例,企业要支付100万给供应商,但还会额外得到价值10万的货)。

  现在开始步入正文,下面将会从各个实际会发生的业务出发,讲述各个业务发生时商品成本该怎么样核算。

  例:企业第一次采购1000件商品A,每件商品的价格为20元,无任何返利。商品A的成本为20元。

  例:企业第二次采购1000件商品A,每件商品的价格为30元,返利5%。商品A的成本=30*(1-5%)=28.5元。

  带货返返利的采购活动中,由于后续会有商品(供应商送的货)入库,需要仔细考虑后续商品入库时的成本,未来会入库的商品会一起参与返利金额分摊。

  例:企业第三次采购1000件商品A,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0元,返利5%,返利会以货物的形式给到企业。公司能够收到的返利金额为40*1000*5%=2000元,转化为货物为2000/40=50件,即企业后续在返利可以兑现时会再收到免费的50件A。本次货物入库的成本=40-2000/(1000+50)=38.1元,后续免费的50件A入库时也会以38.1元的成本入库,这么做的好处是防止一种场景发生:免费的A入库时,仓库中原有的A已经卖光了,此时A如果按原价40元入库,会造成后续A的成本偏高。

  品牌补贴是品牌方偶尔会给一些费用给到企业做市场推广用,这笔费用跟返利一样,兑现形式可能是现金、减账或直接给货。直接给货的这种跟正常的采购订单的区别是这类订单不参与采购合同额的计算,供应商不会再额外给返利了,给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比如给10万块的商品A共2000件,那么商品A的入库成本=100000/2000=50元。

  销售退货业务中,商品入库的成本按对应订单出库时的成本入库和仓库已有商品成本加权。

  仓库盘点时,所获取的商品成本是盘点时商品的实时成本,不会影响仓库现有商品的成本。

  企业真实运营过程中,单据会跟现实情况有各种各样的出入,比如采购单中的采购价格填错了,供应商返利规则维护错了,5个点写成4个点了等等,这一些状况发生时一定要通过调整单据计算历史正确的正本加权,将商品的成本调成正确的成本。如果期间有商品按错误的成本出库了,需要计算其中的差额部分,作为销售成本调整。

  例:企业2020.2.1采购1000件商品B入库,每件商品的价格为50元,2020.2.20发现之前录入的商品的价值偏高,供应商同意之前的商品可以按每件40元的价格支付,2.1-2.20期间总共销售了600件,此时采购做一笔调整单,调整之前错误的部分,此时商品B的成本纠正为40元,仓库成本总额减少400*(50-40)=4000元,销售成本减少600*(50-40)=6000元。

  供应商端可能会有促销活动,比如买指定件数的A商品可以送一定件数的B商品,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需要和销售端协商,B是拿来做赠品,还是正常售卖:拿来做赠品的线元入库;正常售卖的话,可以赋予B一个成本,便于运营参考定价,同时因为B是供应商赠送的,为B赋予成本是我们的自主行为,为保证整体的总成本金额是一致的,需要将B的总成本从A身上扣除,降低A的成本。

  品牌方偶尔会给一些钱做市场推广支持,这部分钱假如没有花完,经运营和采购同意,可以花在成本里,降低商品的成本,补贴未来的商品毛利。

  商品置换是指这样的场景:A和B是两个商品,特殊的是B是A的组合品,比如蒸汽眼罩,可以一片一片的拿来当赠品送,也可以一大包一大包地卖(比如一包有10片),虽然都是同一个东西,但对于业务对于系统而言是两个商品。当一片装的商品库存不足时,可优先考虑把10片组合装的商品拆一些出来用,这个是商品置换。

  商品置换过程中成本要怎么核算?一片装的商品和10片装的商品各自有着各自的成本,当10片装的商品拆了变成10个一片装的时候,10片装的库存和成本也会转移至一片装商品身上。

  例:A是一片装的蒸汽眼罩,成本1元,当前库存为10,B是10片组合装的蒸汽眼罩,成本12元元,当前库存1000件,现拆100件B变成A,那么B的库存数量就变为900,A的库存数量变为10+100*10=1010件,A的成本变为(1*10+12/10*1000)/1010=1.2元。商品置换仅会影响自己商品的成本,不影响对外跟供应商的结算。

  成本移动加权是个固化的计算公式,程序按照公式走,难免会出现异常的情况,比如原本成本100元钱的东西加权过后变成1元钱了,这时候成本就变得极不合理,对于运营而言,就没什么参考意义了,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如果变动后的成本≥2*变动前的成本或变动后的成本≤1/2变动前的成本,会自动触发将变动后的成本调整恢复成变动前的成本。

  例:成本100.00元的商品A在仓库有100件,现按120元的价格退货80件,那么现在仓库中A的成本价=(100*100-120*80)/20=20元,还剩20件,此时成本低于原成本100的一半,会触发将成本自动调整为100元,仓库的库存金额变动为20*(100-20)=1600元,即库存成本总金额增加了1600元。(此部分的调整金额属于非正常业务调整,需要计算在当天的损益中)

电话

地图

分享

联系我们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地址: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苏厝村河滨路力丰职工便利店

电话:0595-85185345

样管:180 0699 6961
总生管:180 0699 6966

传真:0595-85189766
E-mail:13505052637@163.com